刺绣精品陈列
刺绣精品陈列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是一种利用丝线,通过穿刺运针、以针带线的手法进行创造的工艺技术。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明清之际先后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它们各具风格,沿传至今。

苏绣是苏州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它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对湘绣、蜀绣产生了很大影响,可谓“四大名绣”之首。苏绣的特点可归纳为“平、光、齐、匀、和、顺、细、密”八个字,图案秀丽,绣工精致。。双面绣“猫”是苏绣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粤绣也称广绣,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的广东刺绣流派。晚清时期大量销往欧洲市场的刺绣主要就是粤绣。其特点是:构图繁复热闹,配色对比强烈,往往红绿相间。粤绣的绣线除丝线外,还常常使用孔雀羽毛和金线。与其他绣品相比,粤绣最大的不同在于:刺绣工人多为广州、潮州等地的男子,所以绣品少有温柔秀媚之气。典型的粤绣图案有:孔雀开屏、百鸟朝凤、三阳开泰、松鹤猿鹿、龙飞凤舞等。

湘绣是湖南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它常以中国画为蓝本,色彩丰富鲜艳,风格豪放。湘绣擅长以丝绒线绣花,绣品绒面的花型具有真实感,曾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典型的湘绣题材有狮子、老虎和松鼠等。

蜀绣,又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代表性刺绣。蜀绣与蜀锦齐名,被誉为“蜀中之宝”。蜀绣的针法主要有套针、晕针、编织针等百余种。作品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蜀绣多为被面、枕套、桌围等生活用品,题材内容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

宁波金银彩绣是在真丝质地的面料上用各色彩线绣制、金线和银线盘绣而成的民间手工艺品,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题材主要取自民间喜闻乐见的龙凤、麒麟、福禄寿等吉祥图案。其传统特色针法为刺绣“盘金”、“盘银”。 

 “八小名绣”之一的杭绣始于吴越,从南宋到明清久盛不衰,被列入杭州市第一批及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绣在刺绣技艺上,吸收并融合苏、湘、蜀、粤四大名绣之长,绣法多变,以盘金绣、包金绣、银线绣、彩丝绣等著称于世。杭绣用色相对鲜艳,但艳而不俗,其用线是在工笔的基础上。杭绣刺绣艺人以男工为主,“柔中带刚”,这是杭绣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