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缎绣云龙朝袍(复制品)
明黄缎绣云龙朝袍(复制品)

这件朝袍是根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明黄缎绣云龙朝袍所复制。清代皇帝朝服,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万寿圣节、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时所穿的礼服。其基本款式由披领和上衣下裳相连的袍裙相配而成,列十二章(由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火、藻、粉米、黼、黻等组成的十二种皇帝的专用纹饰),饰龙纹四十四条。上衣衣袖分袖身、熨褶素接袖、马蹄袖端三个部分,腰间有腰帷。下裳与上衣相连处有襞积(“襞”是指衣服折叠,“积”是指聚集,“襞积”即指古代衣袍上的褶裥),其右侧有正方形的衽。朝服有冬、夏之分,分明黄、红、蓝 、月白四色。

据清宫资料记载,制作一件朝袍必须要依礼部定式,或是皇帝命题由内务府画师或皇家画院如意馆画师绘制重彩工笔小样和墨线勾勒局部加彩的衣服裁剪大样,交总管太监呈皇帝御览,或经内务府大臣直接审阅后连同批准件送发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局分织。织成匹料后再送交裁作、绣作、衣作,刺绣龙袍则由如意馆画工设计彩色小样,经审后,按成品尺寸放大着色发交内务府和江南织造衙门所属的绣作进行生产。完成后陆路进京。期间用绣工492工,绣金工410工,画样过粉16工,共需要绣匠918工左右的时间,如由一个人制作,仅刺绣就要用2年零5个月。